信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。当时,文书和书信大都是刻写在木板和竹简上,为了保护书信完整无损,就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,夹在文书简牍的外面。木板上还刻有三道线槽,用绳捆绕三圈,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。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,封上黏土并加盖印章,以防私拆。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。
魏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,书信材料逐渐由木质演化为纸质。信封改为由两片厚蓝纸制成,但两边还画有鲤鱼图,自然不再用泥封了。 直到盛唐时期,中国人仍在仿制鲤鱼形信封。所以,中国古代又把信封称为“双鲤”、“鳞鸿”。
世界上最早的纸信封是英国发明的。1820年,英国商人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,发现很多女士喜欢写信,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他人偷看。他灵机一动,便趁机设计了一些纸袋,用来将信件装起来,而不被人看到。而且这之后,信封竟然为英国当局所承认,这批信封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纸质信封。1844年,伦敦出现了制造信封的机器,从此纸质信封作为一种新的邮政产品为全球采纳。
中国国标信封产生于1978年。此前,信封使用处于乱哄哄的状态,最简单的例子是,机关里为节约,用报纸手工糊信封使用,大小不同的。这种乱哄的信封给邮电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。因此,1978年由原邮电部组织制定,由当时的国家标准局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信封国家标准。
进入21世纪,电子网络盛行,个人信件大量减少,信件使用集中在政府、机构和企业这些集体单位。原信封标准在品种、规格、用纸要求、印刷多方面存在不适应。这是信封标准第三次修订。主要修订内容有:小规格的信封取消,用纸技术条件提高,允许企业、单位在信封上印刷企业标识。2003年,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信封的新标准(第三次),于2004年6月正式实施。
为了保证信封标准的贯彻实施,保证信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》第二十九条规定:印制通信使用的信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,并由当地邮电管理局监制;第三十二条规定,用户交寄信函使用的信封,必须符合国家标准。根据以上规定,国家邮政局对信封的生产实施监制管理,生产信封的企业必须按照。国家标准组织生产,并接受邮政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。
新的信封标准(GB/T1416-2003)的实施,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维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,保障通信信息的安全和传递时限,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用邮需要。

以上是广州市南沙区南印纸品印刷厂发布的相关资讯,公司提供广州印刷厂、广州包装印刷厂、信封印刷厂等服务,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咨询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nanyin.cc